0790-6455975
陽春三月,春意盎然。
在萍鄉市湘東區白竺鄉大豐村十里桐花谷內,山澗清澈,數座亭臺樓閣依河而建,岸邊綠草如茵,一條新的柏油路直通林間。山坡上,桐花含苞欲放,不出一個月,這里將成萬畝花海。青山掩映下,一幢幢粉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。
大豐村顏值高,見者無不贊不絕口。眼下,54歲的趙平夫正賣力“推銷”這里的美麗風景。自2015年8月到村里擔任第一書記以來,他就把大豐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。他不光現在“賣風景”,以前他就是出了名的不要勞務費的“菜販子”,經常幫當地群眾特別是貧困戶跑腿銷售農產品。剛駐村那年,趙平夫靠人脈,幫村民賣掉了10頭豬、11只山羊、1頭菜牛、2000多個雞蛋,再加上其他蔬菜,銷售額達5萬余元。貧困戶陳光全去年養了4頭豬,坐在家里就把錢賺了。今年,他又打算養兩頭。“銷路有趙書記,不愁。”陳光全自信地說。
從萍鄉市交通局的一名機關干部,到一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,趙平夫對角色的轉換幾乎沒有任何不適。第一書記的第一要務,是拿出真功夫,為貧困村尋找致富路。趙平夫和大豐村其他村干部商議后,決定依托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發展鄉村旅游。“千條路萬條路,符合大豐實際的路就是好路子!”趙平夫話語鏗鏘。
路子選對了,做起事來更能有的放矢。趙平夫和大伙一起,圍繞鄉村硬化、美化、亮化,多方跑項目、爭資金,不到3年時間,讓這個偏遠山村發生了巨變,曾經“養在深閨人未識”的窮山溝從此以山清、水秀、景靚的全新面貌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。村民劉正清告訴記者,如今村里環境越來越好,游客越來越多,他放棄開貨車的老本行,經營起了農家樂。“多虧了趙書記指點,做農家樂比跑車劃算多了!”
讓大豐村整村脫貧是趙平夫心之所系。經多方論證,趙平夫發起成立了大豐村專業合作社,構建合作社+產業基地+貧困戶的發展模式,實現利益共享、風險共擔。今年2月6日,貧困戶陳柏清拿到了產業基地的首次分紅3140元,讓他高興得合不攏嘴。
發展鄉村旅游、休閑農業,帶動農家樂和農產品銷售,使大豐村形成集游、玩、吃、產、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,是趙平夫對未來的設想,他說:“有了奮斗目標,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將不再是夢!”
關注國信擔保公眾號